洪雪珍:人不是因為強大而獲勝,體認自己的極限才是成功的關鍵


在職場上,那些被視為專業的人,氣焰囂張、講話大聲、態度傲慢、動作誇張、派頭十足,目的在於讓別人感到渺小、不足與自卑,矮他們一截,以便占便宜。而,這只是彰顯了無知,對於自己無知的無知。

小編在網上看到呢篇有趣的文章,希望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!


星期六寒風細雨,我去上藝術治療的第一堂課,座無虛席,晚到的同學幾乎要站到門外。授課是黃暄文老師是領有專業執照的心理諮商師,畢業自阿德勒大學。
(特別說明:去年暢銷書《被討厭的勇氣》在日本與韓國創下百萬本銷售量,在台灣也賣得極佳,使得大家開始認識上個世紀初與佛洛伊德同期的精神科醫師阿德勒(Alfred Adler)的思想,因此顧名思義,阿德勒大學是一所學習心理領域的職業學校。)

專業,須先了解限制

一開始,黃老師問在座學員一個問題:
「什麼是『專業』?」
大家在討論之後,七嘴八舌提出「專業」的意涵,最常聽到這三項:知識、經驗與態度。老師則提出另一個答案,頗出乎大家意料之外,她說:
「在工作之前,必須知道你的『限制』是什麼。」
怎麼會呢?當我們在工作時,碰到對方有不知道或做不到的地方,第一個反應不外乎是「連這個都不知道,還敢說你專業!」或是「連這個都做不來,也太不專業了吧!」是的,我們認為「專業」等於「萬能」,啥都要懂,啥都要有能力處理,要不然配不上專業二字,沒資格自稱專業,同時也會害怕別人知道自己哪裡不懂或不行,失去競爭力,失去專業形象,容易被取代。
但是,黃老師卻和我們一般人大唱反調,道理何在?
她說,到阿德勒大學讀書,大家的目的是未來從事心理諮商或治療,面對的案主各式各樣,老師在第一堂課,第一個要他們問自己的問題,不是喜歡處理哪一類的案主,或是擅長處理哪一類的案主,而是——
「你認為,自己無法處理的案主是哪一類?」

從無知到有知,察覺己之不足

這個問題換一個說法是,在心理諮商這個領域,自己的「限制」是什麼。也就是說,在向內觀照,了解限制之後,明白自己處理不來哪些類的案主,交給處理得來的心理諮商師,案主才會獲得專業的處理。所以了解自己的限制,是走向心理諮商這個專業非常重要的第一步。
因為,心理諮商是用「自己」在工作,雖然已經學習必要的知識與技巧,但是在工作的當下,仍然會捲入個人的過去經驗與思想行為,因此必須先釐清自己所處的脈絡。換句話說,當心理諮商師看不見自己時,並不合適做這份專業。
黃老師那次寫下的限制只有一項,她太喜歡兒童,以致無法處理對兒童家暴的人,而其他同學也寫得不多。等到經驗累積更多之後,學生們發現限制並未變少,反而變多,開出一大串限制名單。這樣的轉變代表的意思是,當一個人從無知階段進步到有知階段時,感受世界浩瀚無垠,將會深刻體認到自己的不足。
中島芭旺是一名孩子,九歲時主動要求在家自學,十歲出版一本書《我看見,我知道,我思考》,極為轟動與暢銷,在日本亞馬遜的總榜排在第十名,被譽為亞洲最年輕的哲學家,他說:
「我很無知,
因為我無知,所以可以發覺很多事情;
因為我無知,所以可以跟別人一起發揮各自的能力;
無知是最強而有力的武器。
無知這件事,
也就等於知道,
等於能夠有所發現。
不知道,
就是幸福。」
多麼簡單卻重要的道理,但是作為大人的我們都忘了。當我們有知時,就得意與炫耀,瞧不起別人的無知;當我們無知時,就掩飾與找藉口,假裝看不見自己的無知。我們把頭埋在沙堆裡,不想發現自己竟然是無知的,也不想了解自己是有限制的,以為專業是一種武裝後的強大。

誠懇承認不足,才會接受自己

在職場上,那些被視為專業的人,氣焰囂張、講話大聲、態度傲慢、動作誇張、派頭十足,目的在於讓別人感到渺小、不足與自卑,矮他們一截,以便占便宜。而,這只是彰顯了無知,對於自己無知的無知。因此別給他們的看似有知嚇著,如果他們膨風無限度,一根牙籤就可以戳破,馬上消風;如果他們投在牆上的黑影龐大,移一下燈火的位置,黑影馬上不見。
但是重要的是,你怎麼看待自己的無知?唯有謙虛誠懇承認不足、面對限制,才會接受自己,重新學習,展現力量。
商業周刊在《電商風暴來了》這一期,總編輯郭奕伶在開場寫了一篇《認識自己,是唯一的答案》,她有一名同事從記者轉調做線下學習,重新歸零,花了兩年時間的努力,成為去年最有貢獻的員工。在一路跌跌撞撞的過程中,體悟到以下這個道理:
「人不是因為強大而獲勝,體認自己的極限才是成功的關鍵。」
即使像賈伯斯這樣自負跋扈的天才,在史丹福大學畢業典禮致詞時,他仍然勉勵眼前即將步入社會的尖精英:
Stay hungry.
Stay foolish.
坦承自己的無知,接受自己的限制,如飢似渴地學習,是每名工作者一生在職場必須恪守的專業精神與專業態度,而這就是專業!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