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幸福?就是70歲後,沒有兒女打擾,有體力有伴一起去旅行!

面對每天繁忙的工作,我們的生活也顯得相當枯燥,所以有時也需要適當的休息來調整一下心情,旅行就是其中一個令人盡情充電的方法了!不過現實社會是,即使有時間,可能沒錢,到有了錢的時候,又沒有時間,到有了時間和金錢時,卻沒有精力了‥‥ 以下的文章也許就能解答呢:
幾年前離開職場後我常旅行,平均一年兩三個月,大都採用自助背包客的方式,每次從十天到一個月不等,足跡所至,五大洲全都到過,花在旅行上的時間不可謂不長,覆蓋範圍不可謂不廣。
即使如此,心中卻一直有一個夢想,想從事一趟真正的「大」旅行。和一般旅行不同的是,大旅行的時間必須夠久,去的地方必須夠多,見到的生活方式必須夠怪,自然景象必須夠奇,一趟真正能深入觀察和思索外在世界,並以此為鏡,反省和認識自我內心的旅行。
這事說來容易,做起來難,年過半百,要像背包客一樣上山下海,隨遇而安,兩三個禮拜還勉強,再長就得豎白旗投降。體力不堪負荷之外,腦力也無法承擔規劃各式交通,住宿的繁雜,和應付各種突發狀況的壓力。就這樣,一年拖過一年,年齡越來越大,大旅行與我越來越遠。
三年前一個偶然機會聽人提起郵輪旅行種種,心中奄奄一息的大旅行夢突然活了過來。想想看,不管去多少地方,多長時間,總是住在同一艘船上,睡在同一張床上,生活飯來張口,茶來伸手。最重要的是船是活動的,能帶我逛五大洲,七大洋,不用趕飛機,拖行李,而全部這些只要不到傳統旅行一半的價錢,夫復何求?
即使如此,我還是猶豫了將近一年才決定「下海」,人很奇怪,沒完成的夢看起來都很美,一旦夢境離自己越來越近,才發現原來也有各種不太美的地方。費用就是其中一個,這麼大的行程,每人幾十萬台幣的花費或許相對來說不算太貴,但誰規定有錢非得花在旅行上?
我在內心和自己鬥爭許久,想過不少其他替代方案,例如換一部好車,或買張球證,或幫老婆買奢侈品,或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等。同時間我還不斷徵詢那位,被我形容為「體內流有吉普賽人血液」老婆的意見。最終,被她的一句話給說服了,她說「人生經歷大於物質擁有,去旅行吧」!
這趟在澳洲雪梨上船,雪梨下船的航程,帶我們造訪了三十幾個國家,四十幾個城市,每個地方停留時間雖短,但也因此得以覆蓋廣大地理範圍,使得城市與城市,國與國,洲與洲之間,在地理,歷史,文化上的差異,透過短時間內的對照比較,越發清晰易見。
旅程中遇見的「人」五彩繽紛,由於所到之處大都不講英文,我才發覺全世界最有效的溝通工具,其實不過是微笑加上一些比手劃腳而已。不同人們用不同生活方式過日子,經濟發展造成生活水平差異,但更加影響人們是否快樂幸福的,顯然是價值觀和思維方式。
同船乘客平均年齡將近七十歲,多是夫妻檔,也有不少獨自旅行,但幾乎沒有人與子女同行。我問其中幾位,得到的答案很一致,他們都認為關愛家人很重要,但各人有各人生活,他們不想干擾子孫,也不願意受子孫干擾。看著這群精力充沛,熱愛生活的老人,我對未來人生增添許多信心和期待。
旅行結束,我把整個行程的前因後果,心路歷程,和一路所見所聞寫下來,連同照片,和老婆用畫筆留下的記錄,集結成書,名為《懶人大旅行》。結尾部分有這樣一段話「實現夢想的關鍵,不是離目標有多遠,不是途中有多少障礙,而是對達成目標的渴望有多強烈」!
我從這趟旅行中學到有關這個地球的地理,歷史和文化知識,比過去五十幾年總合起來還多,它不但讓我感受到世界真的很大,不可以井觀天,劃地自限,也理解到世界真的很小,只要願意跨出舒適區,真誠待人,地球不過是個小村落,天涯若比鄰。
回想出發前的猶豫不決,深覺老婆英明,自己好傻,因為就算現在把所有之前考慮過的名車,球證,和其他奢侈品全部加起來,拿來交換從這趟旅行中獲得的經歷,我也不願意。這趟旅行讓我再次確認:人一生一定要來一趟大旅行...更多更好!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