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寬吻海龍BB】


【本報訊】海洋公園正在舉行海馬展覽,大肚海馬、寬吻海龍和短吻海龍相繼報喜,分別誕下小海馬及小海龍。海洋公園昨天安排傳媒探望剛誕生的小海馬和小海龍,包括誕下10隻小海馬的大肚海馬爸爸、28條小海龍的寬吻海龍和15條小海龍的短吻海龍。惟牠們要接受專人照顧,暫時不會安排與遊客見面。
記者:林社炳


【大肚海馬】


【短吻海龍BB】



海洋公園水族部館長鄧耀明稱,大肚海馬爸爸的大肚腩有兩個作用,有時會注滿海水,肚腩越大越能吸引異性交配;交配後海馬爸爸的大肚腩,會變成育兒囊,負起懷孕生小海馬的責任。
經過四周懷孕期,10條小海馬於上月20日誕生,精力充沛離開海馬爸爸的大肚腩。至於短吻海龍和寬吻海龍,便分別於上月12日和30日出生。
鄧耀明稱,海馬和海龍都是「直腸直肚」,好像永遠都吃不飽。海洋公園護理人員,會按照初生海馬和海龍生長進度,餵飼微細的輪蟲、豐年蝦、糠蝦和藻類。
大肚海馬現時已經列入國際貿易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,分佈在澳洲和新西蘭。分佈在東大西洋、地中海及黑海的短吻海龍和寬吻海龍,亦同時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內。


 


人工繁殖 生存率達八成


 


鄧耀明強調,天生天養的海馬及海龍,誕下的新生寶寶,存活率平均少於1%。目前在海洋公園展出的海馬及海龍品種,全部是人工繁殖,生存率可高達80%。
目前市面出售的海馬和海龍水族寵物,他相信是人工繁殖,屬合法進出口的物種。惟他提醒公眾,飼養或繁殖海馬,需要注意水質、水缸水流、水溫、食物及對光等的要求甚高,不易飼養。
本港曾發現的黃海馬(管海馬)、三斑海馬及克氏海馬,只有保育團體在本港水域,包括大埔龍尾灘曾有紀錄。海洋公園曾嘗試人工繁殖,但難度較大肚海馬更高。





 


Ref:http://green.appledaily.com/latest/news/art/20140415/18690221
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