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曾到台灣學藝的雍準(右)特意到藍屋跟龍師傅學習港式手藝。周子惇攝



【本報訊】有近百年歷史的灣仔藍屋,復修後地面改建成「香港故事館」,除為了保留建築物外,更旨在留住社區人情和延續生活智慧。最近他們推出「民間學堂」計劃,邀請幾位身懷傳統技藝的灣仔街坊駐場,教授木作和白鐵工藝、醃漬釀酒、環保手作等,除舉辦工作坊交流技術外,亦與區外人及年輕一代分享他們經歷過的灣仔故事。
記者:林 茵






「龍師傅嘅技術好『香港精神』,畀把刀佢,佢隨手就會造到傢俬出嚟,唔需要林林總總嘅工具」。在台灣學木工,現常到藍屋替木匠龍晚全紀錄木工技法的助手雍準說,「我在台灣學的一套好講究工具,但香港師傅就地取材,一嚿木一粒螺絲釘整埋一齊,就發揮到同樣功效」。









靠入榫連接更勝螺絲


龍師傅78歲,從事木工行業已50多年。10多歲時隨父親賣菜,後來父親賭輸身家,兩父子只好打工,前後腳當了木匠。「我老竇入去鐸也做,金鐘咪有間鐸也船廠(英國海軍船塢),我唔跟佢呀,得兩蚊日,我去傢俬舖學師」。學了兩年半就跟師兄自立門戶接工作,由中環甲級寫字樓的裝修,到小件的枱凳家具都難不倒他。
傳統實木家具靠入榫連接組件,榫位結構複雜,家具的耐用度和堅固度視乎師傅手工,師傅身價也是建基於此;現在的夾板或高壓紙板傢俬用螺絲釘接合,不及傳統木家具堅固,但因價錢便宜,逐漸將老木匠淘汰,「唔係可唔可惜嘅,潮流轉嘛,根本你依正個方法嚟做,都搵唔到食」。龍師傅直言,他們這輩的木匠請不起學徒,技術難免失傳,現在能在藍屋跟喜歡木作的年輕人交流,亦屬幸事。



■香港故事館變身「民間學堂」。



■駐場師傅教醃製養生食療。



募捐水果釀酒製醃漬


 


另一位學堂師傅阿華是醃物和釀酒能手,她的本領來自精通養生食療的媽媽,「以前我小朋友有咩病,我就問佢煲咩,真係一煲就退燒,唔使食藥」。數年前阿華開始在藍屋做義工,便將媽媽傳下的食療秘方跟街坊分享。
每年3、4月梅子當造,阿華如數家珍,「蜜糖酸梅對喉嚨好」、「梅子酒可以排毒潤肺」。她最近在藍屋開展「灣仔街坊酒莊」計劃,街坊義工一起到區內的酒店、商舖募捐賣剩水果,嘗試發掘城市角落裏可供種植的花圃和空地,望作種果樹之用,「可以教義工認識時令食物,香港都種到好多嘢,例如熱情果、桑子、檸檬、楊桃,都可以釀酒,本土都有好多好產品」。


 


Ref:


http://green.appledaily.com/latest/news/art/20140329/18672507






 
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