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iMoney智富雜誌—荷馬學人集】坊間經常談及香港創業者的生存空間愈來愈狹窄:原因是經濟趨單一化,資產價格和人力成本上升,加上香港本土市場規模細,向上的想像空間也不高。


不過,說到底,在香港創業之難,是機會成本太大,惟我們的生活條件卻很高。簡單來說,就是有能力的打工仔,要爬上企業階梯一般問題不大,也可以賺到不錯的工資,享受一個財爺口中的中產或以上的人生;唯一旦創業,最起碼要「守幾年」,收入回報未見,血汗卻不斷投入,生活質素很難不受影響,可以說是未見其利先見其弊!


勇於創業的三類人


因此,創業門檻當然不僅是初期資金,更重要的是願意放棄賺取不錯工資的機會成本。能做到的其實只有幾類人,其中一種是本身對生活條件要求不高,寧願捱麵包也不願看老闆面色做人之士;另一類人,則是自己工作多年,已有一定積蓄和資產,想再創人生另一階段的事業。最後一類,則父母家族是真正的中產或以上,自己沒有工資收入也不愁,也不用降低生活條件之輩,這種人當然最幸福,筆者也看到幾個朋友能享此福氣,若再加上自己的努力,他們總能創造一番事業。


以上只是一些創業的客觀條件,無論是哪一類,筆者觀察到,成功的創業者很多時候都有一個性格的共通點,就是他們都是樂觀的人,簡單來說,就是他們傾向見到事物「half full」的那一面,而非「half empty」。這自是非常重要,因為創業者就是開拓者,如果船頭驚鬼,船尾驚賊,又怎會踏出創業第一步?再者,創業的過程中,一定久不久就遇到意想不到的打擊和困難,其複雜和艱苦之處只有自己明瞭,如果不能樂觀面對,心理壓力一定太大,容易半途而廢。


當然這種樂觀和開拓的性格,也有其短處。當企業略為上了軌道時,這些創業者自會心癢癢,即使還未做好交棒準備或培訓第二梯隊的工作,也會按捺不住去開拓另外的新領域,誤以為百足咁多爪,較企業根基打得深,來得更重要。


樂觀之餘勇敢解困


另外一個短處,就是創業者樂觀的性格,很多時候是因為對真正棘手的問題,不肯正視面對。試想想,面對棘手問題卻想不到解決辦法,便很難保持樂觀;為了自己的精神健康,人性往往選擇逃避。逃避包括轉移視去搞一些其他項目,期望這些項目成功,來帶動之前解決不了的難題;或者是招聘其他員工,把問題Outsource或者是Delegate給同事。這兩個逃避方法顯然絕非良策,所以,如何保持樂觀的同時,卻勇於面對逆境,相信是不少開拓性的創業者需要拿捏得到的平衡。


 


作者:黃元山


曾任職不同投行十多年,長駐紐約和倫敦,官拜屬管理層的董事總經理(Managing Director),主管信貸債劵衍生部門,獲耶魯大學碩士及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士。現為中大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兼任講師、公益金預算及分配委員會委員。與一位好友自稱「荷馬學人」,論盡經濟金融的軼事和奇想。


 


Ref:


http://hk.finance.yahoo.com/news/%E9%80%B2%E6%93%8A%E7%9A%84%E5%89%B5%E6%A5%AD%E8%80%85-013921339.html


 


 
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