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綜合報道)繼有弱聽女生上月成功升讀大學後,今個月本港又有另一聽障女學生,憑畫功及堅毅意志,成為首位奪得《國際兒童藝術創作大賽》榮譽大獎的亞洲人。很多聽障人士都因小時不幸患病才失聰,不少健全者卻無視生活壞習慣,導致聽覺受損。專家強調無論大小朋友,日常均應注意護耳竅門,以防失去寶貴聽力。


  耳鼻喉專科醫生黃漢威表示,不少年輕人愛邊走路邊聽音樂,音量愈開愈大,即使年紀輕輕,但已出現耳鳴、聽力衰退等問題。除此,黃醫生還提醒大家,慎防以下三大日常易致聽力衰退的陷阱:


  陷阱一:鼻塞時乘飛機


  香港空氣污染情況嚴重,很多人也患有鼻敏感,在轉季時分,尤其容易出現鼻塞及流鼻水等情況。原來鼻塞除令人呼吸不暢、喉乾等不適外,於呼吸困難的狀態下乘坐飛機,更有可能令耳膜受損。黃漢威解釋,咽鼓管把耳朵和鼻孔連接起來,在乘飛機、搭升降機或潛水時,這部位會持續開合,以平衡壓力,令人體適應外界的壓力轉變。然而當鼻塞時,於飛機降落一刻,耳朵內外的壓力差距會瞬間增加,若此時咽鼓管未能適時開啟,便有可能因外界壓力過大,耳膜未能「反壓」,令咽鼓管充血下陷,嚴重時甚至爆破,令聽覺受損。黃醫生強調,即使鼻塞情況輕微,乘坐飛機或搭升降機時,也同樣可引致以上情況,建議有需要人士,乘飛機前可輪流按住一邊鼻孔,測試另一邊鼻孔是否暢通,如有鼻塞情況,宜先服藥,以防因而損害聽力。


  陷阱二:自行潔耳


  醫生很多時都強調,切勿自行清潔耳道,惟黃醫生指,近年依舊有不少病人,因為以棉花棒或耳挖採耳而弄損耳膜,而且出現損害聽力的情況。他重申,耳垢會適時自行排出耳道外,自行清潔反而有機會令耳垢愈推愈入,積聚耳內,有機會影響聽力。


  另外,近年坊間有不少耳道清潔劑出售,聲稱把清潔液噴進耳道,便可清潔耳內細菌,防止耳垢積聚。黃醫生表示,耳道必須保持乾爽,噴了清潔液後,有機會令耳道變得濕潤,易致發霉和滋生細菌,甚或令耳垢發脹,進一步阻塞耳道。


  陷阱三:誤用耳燭療法


  耳燭療法即利用特製的「耳燭」插於外耳,於燃點時產生熱力,引起煙囪效應,令污垢自行從耳道排出。一般以蠟、蜂蠟及蜂蜜等物質為主,注入棉布或亞麻布中製成耳燭,並將之內置於過濾器,燃燒時助防耳垢掉入耳道。有產品供應商更聲稱,此療法可減輕耳痛、頭痛、耳癢及緩減壓力。不過,早前香港消費者委員會進行調查,發現燃點的耳燭由於貼近臉部,有機會燒傷皮膚或頭髮。早於1996年亦有美國研究報告顯示,曾有人因進行耳燭引致暫時性失聰、耳道被蠟堵塞,以及耳膜破穿等。黃醫生坦言,進行耳燭療法後感到耳朵不適求診者,屢見不鮮。他再三強調,耳燭的蠟可堵塞耳道,或黏住耳膜,而且耳燭去耳垢的護理功效,仍未經醫學證實,故不建議採用。


 


來源:


http://hk.news.yahoo.com/%E9%81%A9%E6%99%82%E8%AD%B7%E8%80%B3%E9%95%B7%E4%BF%9D%E8%81%BD%E5%8A%9B-214800566.html


0 留言